19世纪中叶,英国工业资本的兴起使得东印度公司日渐式微,其远东的垄断特权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阻碍。1813年,英国议会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,20年后,该公司彻底转型为统治印度的军事和行政机构。东印度公司禁止东西方贸易汇兑的投机行为,为其衰败埋下伏笔。1851年,东方银行公司获得皇家特许状,标志着东印度公司帝国大厦的瓦解,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变革。

银行坏账与欺诈交织,泡沫破灭终结冒险之旅

商业浪潮涌动下,印度商人加华治纳纳皮迅速行动,1854年在孟买创立了印度、伦敦、中国商业银行,后将中国纳入扩张视野,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英资银行之一,在上海命名为“有利银行”。

有利银行在追逐特许状的过程中,曾尝试与亚细亚银行合并,但未果。最终独立申请获得特许状,继续拓展业务,分支机构遍布全球。然而,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导致全球棉花价格暴跌,引发金融恐慌,多家银行倒闭,有利银行凭借经验和基础幸存。

进入70年代,有利银行面临坏账、欺诈和投资决策失误的挑战,同时遭遇白银危机,银行资本贬值。在一系列困境中,有利银行坚持审慎经营,稳定增长。

80年代末,有利银行因坏账升级和新丽如银行破产陷入危机,贝茨克雷格公司的欺诈行为成为压垮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,导致银行清算重建。1892年,新银行以“印度商业银行”名义注册成立,而有利银行在中国的地位已大幅削弱,退出银行业竞争。